豐原慈濟宮葫蘆墩平埔先民的足跡 文/謝佳展

鯉魚潭村的巴宰彩繪圖:位於三義鯉魚潭村的巴宰彩繪/用心柑仔店 攝

 

豐原慈濟宮 豐原慈濟宮

從葫蘆墩看歷史
「葫蘆墩」是豐原的古名,其來源有多種說法,相傳為大甲溪溪沙在葫蘆墩堆積形成三個土墩,其形狀極像葫蘆,得名葫蘆墩。另一說法則為在幾百年前豐原這塊土地上住著原住先民,他們稱呼此地為「Haluton」,後人將之音譯成葫蘆墩,此外當然也有許多其他平埔族語來稱呼此地,例如「泰耶爾敦」、「巴拉壇」、「哈拉旦」…等,都與葫蘆墩這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葫蘆墩平埔先民
這就要說到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的先住民:巴宰族,巴宰族是台灣中部的平埔族群,當時的分布範圍落在今豐原、神岡一帶(當時統稱為葫蘆墩),其中最大且最負盛名的社群為岸裡社,其轄下有許多社群,從其中的小社群葫蘆墩社可得知「葫蘆墩」這詞極有可能是來自平埔先民的族語音譯。


巴宰族-岸裡大社
巴宰族岸裡社的崛起是起因於康熙三十八年時,於今日的苗栗通霄發生了「吞霄社事件」,清朝官府為了處理此事調派了南部已歸化的新港社平埔族群來鎮壓此事件,不料此次調度仍無法平息吞霄社的反抗。因此有人向官府推薦鄰近的岸裡社可以幫助清廷處理此事,經過說服岸裡社頭目「阿莫」之後,岸裡社同意協助平亂,事成後清廷命岸裡社的頭目阿莫為岸裡社第一任總土官並獲得官府賞賜大甲溪南岸(葫蘆墩一帶)廣闊的土地,後來岸裡社人漸漸的遷移到大甲溪南岸生活,也就是今日的豐原、神岡一帶(葫蘆墩)並建立了岸裡新社。岸裡社成為中部主要領導的社群,並帶領了鄰近的樸仔籬社、阿里史社、烏牛欄社等一同歸順清朝政府成為熟番(康熙55年/西元1716年),因此岸裡社與其鄰近的社群也被稱之為「岸裡大社」。


遠走他鄉
隨著來臺灣的漢人人數增加急遽壓縮平埔的生活空間,以中部的例子來看就是著名的「割地換水事件」,六館業戶與岸裡大社共同開發葫蘆墩圳,使得漢人墾戶獲取大量土地,對於岸裡大社而言,面對流失的土地以及漢人的壓力不得不向外尋求更好的生活空間,遂多數移居至鯉魚潭、蘭陽平原、埔里盆地。


遺留在豐原的根
大部分的葫蘆墩平埔先民已移居到不同地方生活,但在豐原還是看得到許多他們生活過的痕跡,舉例來說在豐原境內有一條烏牛欄溪,是旱溪的支流,而「烏牛欄」即是巴宰族語「Auran」的發音,鄰近的村莊也稱為「烏牛欄庄」,就在今日豐原的豐田里、田心里的位置。豐原的翁仔社也是巴宰族留下來的名稱,是岸裡社轄下的一個社群,以及大家所熟知的「葫蘆墩」古名都極有可能是平埔先民們送給豐原人的禮物,雖說豐原現今的居民組成以閩、客族群居多,但我們不能忘記在這片土地上曾經有過平埔族群的存在。

豐原慈濟宮 各地有關巴宰族的地區
埔里愛蘭台地的舊名叫做烏牛欄台地,是巴宰族的烏牛欄社遷徙後的所在地,烏牛欄社原本主要生活在現今的豐原區田心里、豐田里附近,所以能在豐原找到烏牛欄庄、烏牛欄溪等以平埔族社名來命名的地方。

在遷徙的過程當中,有一部分巴宰族人遷移到宜蘭羅東,以巴宰族的阿里史社為主要遷徙社群,所以老一輩的羅東人都知道羅東的舊名為阿里史,位於羅東市區的城隍廟還供奉著當時遷徙的領袖「潘賢文」的牌位呢!

在行政區劃分後,岸裡社位於今神岡區與豐原區交界的地方,鄰近國道一號豐原交流道附近,其周邊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包括犁記餅行、岸裡國小、大社教會、通事張達京故居遺址等等。

大社教會/用心圖:大社教會/用心柑仔店 攝
說明:民國109年10月24日台中市巴宰族群文化協會成立當天獻唱傳統歌曲的埔里巴宰族

下回待續
更多老故事等待我們去挖掘,期待下一季跟大家分享更多舊聚落周邊景點與故事,跟著我們的腳步一起探索這座歷史古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