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慈濟宮淺談清代葫蘆墩街媽祖信仰(以豐原慈濟宮為例) 圖文/廖啟宗

豐原慈濟宮

《論語、八佾》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媽祖信仰起於北宋,先是神恩普及澤被於中國東南沿海,歷朝受庇護者無數。從宋徽宗到清康熙帝為止,媽祖受各代皇帝褒封多次,由「夫人」、「妃」、「天妃」,直至「天后」。民間尊為「天上聖母」,沿海各地民眾踴躍建廟崇拜。神蹟除沿海平民百姓尊崇,媽祖文化甚至深入到內陸的閩西客家山區。明朝永樂年間,鄭和官兵乘百餘艘巨舶,七下西洋、隨著大量而不間斷的華人,足跡遍及南洋移民,媽祖廟的蹤跡到處可見,成為華人社會信徒最廣的海上女神。

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朝施琅將軍打敗鄭氏政權將台灣納入版圖,上奏稱是受媽祖顯靈幫助,軍事得以順利。隨著清政權領台,華南地區如廣東與福建兩省渡海來台人數驟增。面對茫茫前途與驚濤駭浪的黑水溝,恭請媽祖香火隨行,幾乎是必要的儀式與過程。媽祖成為臺灣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初期雖因緣不具足無法建廟供奉,及至經濟條件穩定與能力所及,媽祖廟紛紛興建。無論是大小街庄、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香火普及。

相傳媽祖佛教、道教都有涉獵,童年即茹素,持誦《普門品》《金剛經》與諸大乘經典,夢中得觀世音菩薩傳授密法加持。年齡更長,並深入研究道教,十六歲時,與朋友們以井為鏡,井中有一金甲大神手執一對銅符,緩緩昇上,媽祖鎮定跪拜,神人將手中銅符交予媽祖,駕雲而去,媽祖得此銅符,從此法力更高明,能騰雲駕霧,呼風喚雨,廿八歲仙遊上界。持續保祐海上行船人平安,大陸東南沿海人民對她的崇拜逐漸形成信仰,航海水手及漁民尊其為「護國庇民」的海洋女神。

閩南一帶的臨濟宗禪師視媽祖如慈悲觀音化身,弘法利生時也常傳播媽祖信仰。台灣島上建於明鄭與清初的媽祖廟,其中大多是由佛家臨濟宗禪師建成並負責祭祀與維護。媽祖本身也是篤信觀世音菩薩的佛家弟子,媽祖信仰的文化亦能為佛家所能接受,臺灣的媽祖廟通常也由僧人擔任住持。媽祖與觀音信仰逐漸相融於臺灣的移墾者的族群之間,神庥廣被於常民生活中。兩位女神信仰,除幫助新開墾者堅定向前,更給予如母親般慈愛的關懷,增添社會和諧與緩解族群間的誤解。

康熙五十年潮州府大埔縣張達京行商閩南,既而來台,旋卜居於岸裡社,為其族除疫癘,備受番眾敬重。康熙六十年朱一貴以復明事起,岸裡社總土官阿藍與通事張達京,帶領岸裡社原住民,駐紮大肚溪岸守禦,嚮導官兵截擊朱黨徒眾。

雍正元年〈1723年〉,析諸羅縣以北至大甲溪,新設彰化縣,大甲溪以北設淡水廳。於是,本區劃歸彰化縣,因位於貓霧栜平原東側,稱為栜東堡,番屬土名「葫蘆墩」,行政區上又劃歸屬臺灣府彰化縣栜東上堡。是年張達京以割地換水方式,與岸裡社訂立墾約,開築水圳:葫蘆墩圳下埤,為本區有系統興修農田水利工程濫觴。來自原鄉的開墾者眾,媽祖香火也跟隨而來庇護,由於社會條件與經濟因素,逐漸從大墾戶家走向社會大眾,初期媽祖的信仰與香火供俸普及於移墾者宅,為墾戶與佃戶提供即時的心靈安撫。張達京於雍正三年任岸裡大社理番通事。雍正十二年組「六館業戶」開築葫蘆墩圳上埤,至乾隆十二年灌溉渠遠達陳平庄,上埤竣工。

張達京與接踵而來的漢人逐漸深入墾拓本區,水圳的修築與從大陸前來開墾者,加速土地開發貓霧栜一帶荒埔;東至公老坪山,西至大肚山為界,北至大甲溪。有圳水開築之利,荒埔漸成良田萬頃。農業生產方式加速巴宰族生活方式改變,漸次從魚獵而改變成農耕。在岸裡社古文書中,有數個以媽祖為主神的神明會,神恩廣為庇謢信眾,信仰深入人心。

當時約與張達京一起移墾者眾,先來後到者皆因有引自大甲溪的葫蘆墩圳灌溉渠,許多人選擇落腳葫蘆墩。當年渡海來台,是危險性極高的旅程,面對前途茫茫的未來,媽祖的香火為開墾先行者提供護佑平安。其中又以觀世音菩薩與媽祖的香火,為渡海來台者的最愛,除各種感應神蹟,多幾分母親關心的溫暖,支持冒險者勇敢的前行。

台灣中部的開發,漢人依循著先有大型開墾戶與散居的佃戶,追逐灌溉水資源在荒野上改良成稻浪四起的上等田地,於是以漢人為主的聚落形成。葫蘆墩街早期稱「岸裡新庄」後來再改稱「葫蘆墩庄」〈農業區〉,最終定名為「葫蘆墩街」〈商業區〉。移墾者的原鄉以客家籍、漳州籍、泉州籍為主,共同創造移民者的新天地。依傳統習俗「神在廟、祖在家」,先民在家宅中以供奉祖先牌位為主,媽祖與觀音等神尊的法義宣揚,由寺廟僧人主持並專司祭祀與日常管理。

葫蘆墩媽祖信仰自康熙朝以來,因多處於岸裡社保留地,可佐證的文字闕如,郭公夏五史料遺失,郢書燕說曲招誤解。合理的歷史推論中,我們持續研究葫蘆墩媽祖文化的研究與傳承。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年〉,是年,葫蘆墩已成市集,街衢在觀音亭前(今慈濟宮廟後)。惟日夜皆有賭場,演唱夜戲,治安窳劣。〈文引自豐原市志,民國七十五年版〉,根據該書編輯者描述,當年因觀音亭舉辦法會,向岸裡社題緣金。於岸裡社雜支帳簿被順帶記上一筆。嘉慶六年有鑄香爐一座,上鐫鑄慈濟宮。廟宇名稱的異動原因,可視為觀音與媽祖信仰的替換,因為主持廟務的還是臨濟宗的僧人,明治乙未日本領台,依然持續禮請僧人任住持。媽祖堅定不移地陪伴我們,度過了戴潮春事件的民生塗炭的日子,許多次的大小民間紛爭,神庥廣被走過無數艱辛歲月。光緒五年紳董林振芳先生重建,奠定今日基業與規模。

回顧有清一朝在台灣的歷史,從康熙三十八年有岸裡社進入信史,張達京抵台開發水圳,到葫蘆墩街的繁榮,慈濟宮天上聖母慈悲攝受,併發揮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渡人舟」精神,永遠是葫蘆墩人最終的精神支柱。

豐原慈濟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