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慈濟宮淺談八寶圳流域的開發與慈濟宮歷史 文/廖啟宗

豐原慈濟宮

大河文明創造瑰麗的歷史,灌溉渠道的開發,充實社會富庶與安定。豐原古名葫蘆墩,得天獨厚享有充沛的水源,綿密的灌溉渠道,百年來成為北台中盆地重要城市。慈濟宮是豐原人的信仰中心,媽祖信仰安定人心,是指引向善向上的明燈。如同「八寶」般照顧民生樂利、樂利安康。本篇將就八寶圳在豐原開發的影響中,對慈濟宮香火興旺上相得益彰過程探討。

清雍正元〈1723年〉張達京與岸裡社開始興修水圳,自朴子籬引大甲溪水至岸裡社,史稱「下埤」幹線。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張達京組「六館業戶」再次與岸裡社興修水圳是為「上埤」幹線,乾隆十二年竣工〈1747年〉。隨著水圳完備,漢人的移民潮自大陸原鄉前仆後繼而來,有別於原住民的「番社」,漢人的街庄聚落如雨後春筍般的結集。史料上記載,葫蘆墩街前身為「岸裡新庄」,隨著人口逐漸增加,而有商業行為的葫蘆墩街,與信仰中心「觀音亭」〈慈濟宮的前身,清嘉慶初改名慈濟宮〉。

從早期歷史考察,道光四年〈1824年〉,由蔡政元開鑿八寶圳,自石岡土牛營林巷引進大甲溪水,流經石岡區,流過豐原東側公老坪山腳下,灌溉豐原最富庶的家園。順流而下分別是朴子籬社、翁子社、上南坑與下南坑,至葫蘆墩街東南側止,因此形成一不流通的臭水堀。同治年間有人提議掘水溝,將臭水溝導入葫蘆墩圳,形成所謂「放屎溝」。清光緒十九年,霧峰林朝棟再由此向南開發水圳,於是聚興庄大部分旱地變成水田,故稱其名為「新田」。八寶圳在鎌村里又補充來自烏牛欄溪水源,浩浩蕩蕩直奔台中大坑與太平區,八寶圳末段充滿愛國志士英雄豪傑事蹟。

豐原慈濟宮

葫蘆墩街以商業區型態發展,緊鄰四周的庄園為其繁榮基礎,逐漸形成堅實的生命共同體。清朝中葉本區發展重心在岸裡社,光緒年間巡撫劉銘傳來視察,于光緒十二年臺灣設行省,本區行政中心由岸裡遷移至葫蘆墩,彰顯出葫蘆墩城的重要性,道台林朝棟將撫墾局大本營設於此。

環繞慈濟宮的街庄中,八寶圳流域的朴子籬、翁子社、上、下南坑、鎌仔坑等,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經濟產區。每個地區都有傑出的仕紳為慈濟宮奉獻心力。舉其大者如張麗俊與林慶通兩位先生,從史料上研讀每位的付出,都是葫蘆墩街庄的歷史重點。 清朝初期,有原鄉為嘉應州神岡社張姓客家籍人士來開墾,張家古宅近八寶圳旁,開墾當時克服天然障礙,成綠野平疇一片富庶。光緒年間武秀才張靖臣,守護鄉里之餘,並在農業改良上受獎。又再加上張達京後裔與豫章堂涂家開墾良田無數。大正年間慈濟宮開始修繕工程,朴子籬的鄉親努力捐輸,提供給張麗俊先生全力幫忙,修繕期間捐獻善款的重要支持者。

翁子社開發更早,漢人陸續移墾進入,乾隆朝起因地勢與水利之便,為農業重要產區,居高臨下注視葫蘆墩街的安危。戴潮春事件中,義首羅冠英與廖細元陣亡,用血肉之軀保鄉衛民。同治十年張萬春先生建「萬選居」,團結族人並豐富地方文化。慈濟宮修繕時,萬選居張家與翁社鄉親仕紳貢獻良多地方上傳為佳話。

豐原慈濟宮

修繕大總理張麗俊先生世居下南坑,他對慈濟宮全心全力,近四十年的經營,扶聖殿傾頹於及時,「水竹居主人日記」忠實的記下修繕過程,為慈濟宮與後人提供最真實的歷史證據。

鎌仔坑位於八寶圳豐原段下游,匯集烏牛欄溪與附近山區的泉水,發展後來居上日治時期以菸葉優良有名。祖籍饒平客家的林姓家族興旺於此,家族影響力深遠。日治時期慈濟宮的修繕,即由林慶連先生總代,向總督府交涉終能如期開工,披星載月前仆後繼為媽祖服務,林慶通先生的文采與墨寶,成為慈濟宮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八寶圳流域延著公老坪山腳下日夜奔流,創造出特殊文化底蘊,從清朝開始就默默守護,是葫蘆墩街繁榮的重要支柱,特別是林慶通家族與張麗俊先生充分配合,慈濟宮在大正六年開始的修繕過程,在匠師的聘請與延攬上,均為一時之選,大師的作品流傳百年,豐原慈濟宮建築之美,昇華至中部地區的名家作品大匯集。

灌溉渠道水流輕輕灑落,大甲溪的水在先民的開發中,培育出清脆優雅的稻作,並成為作育英才的搖籃,百年來慈濟宮聖母澤被四方,林慶通先生的「神與人同樂」匾應該是最佳註腳。八寶圳看過歷史上多次兵戎之災,慈濟宮媽祖恩澤及於日本領臺時的高壓,黎民百姓走出屬於豐原人的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