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原慈濟宮2025年豐原慈濟宮南巡會香記實 圖文/王陸森

豐原慈濟宮

一.慈濟宮團拜啟程

今年慈濟宮南巡會香活動於3月10日舉行,早上6點抵達慈濟宮時,護駕團成員們,早就正忙著整理出巡的鑾轎中,慈明團也忙著把神偶抬出擺置,六點半一到,於慈濟宮正殿舉行祭拜儀式,在主任委員張誌鋒領銜之下【圖1.1】,全體慈濟宮團體委監、幹部及隨團信眾一起焚香祭拜後,眾人列隊恭請南巡會香的神尊登座神鑾【圖1.3】,眾神定位後,由爐主廖興邦及主任委員陳誌鋒委祭祀後【圖1.4】,七點半左右南巡會香隊伍,除神鑾、神器團、慈明團神偶..等上大貨車外,其餘成員登上早已安排妥當的10台遊覽車,隊伍概有:護駕團、慈明團、神器團、哨角隊、花鼓隊、誦經團、交通隊、爐主會、志工隊、北管隊、信徒代表、文教組、委監及慈濟宮幹部…等,隊伍由豐原慈濟宮浩浩蕩蕩出發,2025南巡會香活動正式啟程。

豐原慈濟宮


二.彰化溪州后天宮

溪州后天宮於民國54年正殿落成後,曾由豐原慈濟宮分靈媽祖神尊,兩宮廟關係可說非常深厚,慈濟宮幾乎每年南巡會香活動,后天宮定是必訪的宮廟,而廟方也都會以禮相待,更會準備豐盛的餐點,以饗參訪的隨香信眾及隊伍,其中的爌肉飯、炒麵及酸菜鴨,是后天宮的必吃美食之一。當慈濟宮參訪完畢預離開時,后天宮的全體委監幹部,都還列隊揮手歡送,可見該宮對豐原慈濟宮祖廟的重視。后天宮雖不算是歷史悠久的古蹟廟宇,但由三川殿、鐘鼓樓的排面看來,也算是頗具規模的媽祖廟。是一座人情味很濃厚的淳樸莊腳廟宇,也是每年大甲媽祖新港遶境停駕的宮廟之一。

豐原慈濟宮

豐原慈濟宮


三.新港奉天宮

奉天宮主祀舊笨港大媽神尊,為太子太保王得祿,由湄洲迎回之神尊,目前在奉天宮的正殿點金柱有一對落款於乾隆甲寅年(1794)的木製聯對,嘉慶十六年(1811)的<聖慈女德>木匾,都是住在太保的王得祿所捐贈。廟中尚有<神昭海表>古匾、嘉慶十六年<景端碑>;三川殿的青斗石石獅,亦是嘉慶年間文物,而三川殿前步口廊石雕一對龍柱,則落款為:明治四十四年(1911),由林維朝、蘇美記、劉山谷、林璧如等人所倡議鳩金捐贈。左右兩過水廊壁的洪坤福交趾陶,皆是一流匠師的藝術佳作;近年整修時有陳三火老師的大量剪黏作品,亦增加奉天宮不少的文化藝術價值,而陳三火老師亦在民國七十三年、九十三年時期,就曾在豐原慈濟宮的各殿屋簷上,至今都還可看到其團隊的泥塑及剪黏精品佳作。

豐原慈濟宮

而奉天宮自大甲媽祖由北港轉向新港遶境後,每到大甲媽祖繞境祝壽大典當天,媽祖大道上萬千信眾,把新港的大街小巷擠得水泄不通,也是台灣的民俗宗教盛事之一。民國一〇四年奉天宮護廂女兒牆上的一整排的精彩剪黏,就是曾獲得多次國家工藝大獎,麻豆著名的陳三火大師的作品,<火司>也是民國九十三年於慈濟宮施作剪黏的匠師,目前慈濟宮三殿的交趾、泥塑、剪黏就是陳三火團隊的大作,值得古蹟內行人前來細細品嚐。據張麗俊的《水竹居主人日記》中所載,在日治大正六年間,慈濟宮正準備要修繕期間,張麗俊趁著台中舉辦七媽會時(註1),其於六月二十四日由慈濟宮要護送回南北港媽祖回鑾之際,為日後修繕慈濟宮之參考,其於當天參觀了因嘉義大地震剛修繕完成的新港奉天宮之後,讚稱:其華美洵目所未覩,殊難以形容者。當天張麗俊還與奉天宮的主事者林溪河坐談,言及有關建築奉天宮及朝天宮之土木、大工人之狀況。隔天又與豐原保正們,坐五分車前往參觀北港朝天宮後,日記又載曰:…則見朝天宮之華麗,比於奉天宮尤有甚焉者(註2)。此時張麗俊應深覺得朝天宮的廟體建築莊嚴,各項工藝技藝更是精美,心中應早有定見,在修繕慈濟宮時,定要聘請此廟的匠師來豐原慈濟宮施作。所以今日所見的慈濟宮的主要建築本體形式及大木作、泥塑、交趾,都跟朝天宮、奉天宮很相似也就不足為奇了!

 

豐原慈濟宮

四.鹿港天后宮

又稱為舊祖宮,以分辨與鹿港另一座官方所賜的<新祖宮>媽祖廟。廟中開基媽,係由開鑿彰化八堡圳的賢人施世榜,其戮力建議保留於鹿港天后宮,此神尊為施琅平定台澎時的護軍渡台<湄洲媽>,至今施世榜的長生祿位仍保存於宮中祿位廳中。天后宮的三川、正殿、後殿雖然歷經多次的修繕,但至今整體廟貌仍保留古樸古貌,正殿不僅匾額、元辰燈及神尊受香煙薰繞已成烏黑色,而被稱為香煙媽【圖4.1】,斑駁薰黑面貌乃歲月痕跡,早已訴說著老媽祖尊貴身分,而不需加以修飾成新貌;除此之外古匾、藻井【圖4.2】、樑枋木構、三川石雕龍柱、正殿龍柱、門神兩側郭新林及黃天素的壁堵彩繪,雖已有修復,但完全看不出<新>的樣貌,真不愧是台灣最具有代表性的老媽祖廟之一,無怪乎!日治大正六年也是<台中七媽會>受邀的媽祖之一,其修復的方式,足可成為全台各宮廟之典範。而在鹿港天后宮的正殿龍柱石雕匠師為蔣梅水,其曾於日治大正十四年(1925),曾在豐原慈濟宮雕刻過左右廂的八卦人物窗,「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空城計」兩石堵,後又於昭和八年(1933),受張麗俊之邀,完成慈濟宮三川內步口龍爿二十四孝堵的石雕,這也是慈濟宮在日治年代修繕最終完成的艱辛工程。

 

豐原慈濟宮

五.清水紫雲巖

在慈濟宮南巡會香初抵紫雲巖時,廟中眾委員們,早已在廟埕前列隊等候豐原媽祖會香隊伍的蒞臨【圖5.1】,今年算是慈濟宮第二次往清水觀音媽廟會香,也是唯一不是以媽祖為主神的會香廟宇。紫雲巖正殿氛圍莊嚴肅穆,鎮殿觀音菩薩神尊慈祥可親【圖5.2】,在其神龕前面超大的<元辰燈>,在台灣尚還很難看得到可以比擬。牆面吊著已從新彩繪過的歷史相關木匾,有咸豐、同治、光緒…等,真是有些可惜!除非是超級不得已否則不建議刷新。但在廟宇的後花園中還保留:清乾隆四十三(1778)牛罵頭秀水、青埔、社口等十三庄開發史、日治明治三十九年(1906)【牛罵頭觀音廟後提防後舊碑記】兩面見證歷史的石碑【圖5.3】,其不僅見紫雲巖的沿革,甚至紀錄了牛罵頭的歷史脈絡。到清水不僅到老街吃清水米糕美食、到各廟宇拜拜外,也要能夠知道此地的人文與歷史脈絡,應該才是至各宮廟會香的真正目的!


六.慈濟宮回鑾安座

晚餐後由神岡民生路的餐廳,回往豐原的中正路與中山路下車,此時約已晚上20:00左右,南巡會香繞境隊伍下車排列整齊後,各團體成員依序進入慈濟宮廟埕前行禮,最後媽祖神鑾在先鋒侍衛千順將軍及護駕團鐵衛的護駕之下抵定廟前【圖6.1】,之後出巡眾神尊由護駕團幹部一一的請出,續由眾人手扶方式傳遞廟內過爐,並一一安座入定【圖6.2】,最終由主任委員陳誌鋒帶領全體隨香團體、信眾,焚香感謝在豐原媽及眾神尊的保佑之下,今年南巡會香的盛大活動得以平安順利完成。

豐原慈濟宮


七.心得感想

今年南巡分香的活動,以博杯方式選定國曆3月10日星期一舉行,因為不是定在假日前往各宮廟,而且需要有10台遊覽車的人數,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團隊成員參與,如護駕團、慈明團、哨角隊…等,都要叫多數人的參加方能成行,但問了好幾個以上的團隊隊員,紛紛表示,這是我們豐原媽慈濟宮的事情,雖然當天仍要上班,但還是為了媽祖也要請假隨香而行,也有人說因為知道要南巡會香,自己早就把的工作安排妥當或掉開,為的就是要跟隨媽祖一起去旅行,讓人聽了超感動!由此可知在豐原人的傳統信仰當中,豐原媽在信眾的心中是如何的緊要。

註解:
註1:大正六年(1917),由台中區長林耀亭主辦的七媽會: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鹿港天后宮、旱溪樂成宮、台中萬春宮、梧棲朝元宮、彰化南瑤宮,從6月初~7月底,共舉辦了40天。

註2:張麗俊撰,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纂、解說《水竹居主人日記(五)》,中央研究院近代研究所、台中縣文化局出版,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頁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