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麗俊漢學從師
張麗俊(1868~1941)字升三,號南村,出生於石岡金星面,幼時移居葫蘆墩下南坑,從十三歲方入私塾學習漢學,一直到其二十八歲之時,也就是日本佔據臺灣為止,前後接受傳統漢學教育長達十五年之久【圖1】,據張麗俊在明治四十年(1908)所撰寫的《清河堂張氏族譜》中所載,期間授業於鄭國琛、廖華浸、魏文華、李瀾章與謝道隆先生等人門下,故其在文學造詣上頗深,而其老師中尤以住於葫蘆墩田心仔庄的謝道隆最為出名。本文筆者由張麗俊於1906~1937年間所撰寫的《水竹居主人日記》中,把有關其與謝道隆的往來敘述內容原文記錄,於後段再加以闡述簡說。
二.謝道隆生平簡介
謝道隆,字頌臣,亦稱為頌丞,祖籍為廣東省潮州府大埔縣桃園村,出生於咸豐二年(1852),大正四年(1915)卒於葫蘆墩田心仔,享年六十四歲【圖2】。乾隆十八年(1753)間曾祖來台開墾,卜居於葫蘆墩田心仔,由於其兄弟有五人,頌臣排列第四,故詩友亦稱其為<謝四>。同治元年(1862)間戴潮春之亂興起,其父攜家帶眷避走大坑內山,後頌臣克紹父志帶領家族開墾大坑一帶山區。早年從苗栗謝錫朋受書,後拜入舉人吳子光之門下【圖3】,並與神岡三角仔筱雲山莊呂氏兄弟為同窗至友【圖4】。光緒元年(1875)以第五名考進台灣學府,與進士邱逢甲為表兄弟關係,亦在葫蘆墩街經營泰和藥舖,其學生中有大雅張書炳、張曉峰、潭仔墘傅錫祺、葫蘆墩張麗俊..等較為著名,且皆是地方菁英,而後來成為櫟長社長的傅錫祺與特別社員張麗俊兩人,皆是當時櫟社主要成員,故而與櫟社詩友必相當熟稔。若由張麗俊所撰寫的《水竹居主人日記》中可知,其與謝道隆,除了是師生關係外卻情同父子,張麗俊與謝道隆之兒子們也都有深交情誼。光緒二十年(1894)丘逢甲辦團練,募集誠信營之義軍,隔年三月謝道隆為<誠>字正中營之首,駐紮頭前莊抗日,五月民主國總統唐景崧內渡,丘逢甲與謝道隆亦含恨離台【圖5】,謝道隆僅攜妻呂氏及長子春池,並將次子秋涫、四子秋濤、五子春源及三個女兒寄放於佃農家,其曾作詩感慨字字淒壯悲傷:
和約書成走達官,中原王氣已凋殘。
牛皮割地毛屬雞,虎尾溪流血未乾。
傍釜游魚愁火熱,驚弓歸鳥怯巢寒。
倉皇故國施新政,挾策何人上治安。
明治二十九年(1896)謝道隆又回歸葫蘆墩居住,其在田心仔的宅第稱為<東山草堂>,以效法謝安東山高臥之意,並設立<養閒軒>開課授徒,又因其亦精於岐黃之術,而於葫蘆墩街亦開設泰和藥舖。明治四十年(1907)四月~大正四年(1915)四月間,張麗俊的《水竹居主人日記》中,有深刻記載著兩人之間密切來往,及櫟社詩友們交往唱酬之狀況。謝道隆晚年於大坑東側清、濁水間建築<小東山別墅>,此處風景幽美,如同世外桃源般仙境,並經常邀集騷人墨客至此吟詠唱酬,並有《小東山詩集》留傳後世。
三.《水竹居主人日記》中所載原文【圖6】
明治三十九年(1906),舊三月十日 新四月三日 火曜日:…。入夜,錄乙未年(1895)謝頌臣先生避日本之役,仝仙根山長渡過清國在鎮平縣暫住,迄丙申(1896)他宗叔永發等欲攀歸,予因代作書以達之云:
敬啟者:誼屬至親,陳言務棄。憶自同堂話別,歲序一周,異域長征,關山兩地,昔人所謂黯然神傷,予等豈能偶爾恝置。無如山川易主,嘆世事之滄桑,骨肉離居,嗟人之邱葛,此天實為之,而無可如何者也。由今以觀,日本雖嚴整其霜威,土匪先難逃其電察,柳營之役,既蒙海含,梓里之民,漸傾葵向,觀於陳、呂二家在陳之嘆,似可釋然矣。況家二兄身別人間,發嬸魂登鬼錄,現時家中無主,家事難支,予等意欲挽回山東,復我邦族,庶免親戚之齟齬也。片信遙傳,全裝即束,道路親自保重,室家無煩錦帶,言難筆盡,餘容面敘,此達。並候 金安 一.40、41。
丙申年 月 日宗愚叔永發等具
明治三十九年(1906),舊三月二十七日 新四月二十日 金曜日:晴天,往墩無事,在長盛午飯。午后,仝春池自鳳巢閒談,因欲邀阿嬌於明日同往清濁水口,赴謝先生小東山別墅落成式也。一.50
明治三十九年(1906),舊三月二十八日 新四月二十一日 土曜日:陰晴天,往墩,仝斗秀、朝君、阿扶往家銀木厝饗午。遂回墩,仝瑜碧、炳修乘 車往潭仔墘會合林癡仙、傅錫祺【圖7】、林聘三、林載釗、林開秀、林阿甲等,並妓女阿嬌、玉葉仝謝頌臣先生,往清濁水,慶小東山別墅落成式也。近四時方到,則見青山綠水,開人心目,向晚入席,侑酒則有阿嬌,獻酬之間,賓主款洽,洵堪稱盛會也。未幾席散,或歌詩章,直鬧到翻轉二時方各就寢,並錄各人歌詠小東山別墅落成式于後:<其他尚有林癡仙、袁炳修、林載釗、傅錫祺等人詩作未列>。一.50、51、52。
小東山別墅落成記 張升三
捒東中有田廬,謝老先生頌翁者,品學兼優之儒也。性好友,好山水,閒具筆床茶灶,往來於涇渭間,命令震郎春池君,開桑田,築茅屋,為暮年鈞遊之所。丙午春三月念八日,茅居落成,邀親朋弟子往慶者十有餘人,半是文章爾雅之士,余忝隨驥尾,以步後塵,則見位置幽敞,景物明媚,似入桃源洞裡焉,而門首大書小東山別墅,傍又拈一聯云:水底笙歌蛙兩部,山中奴婢橘千頭。可知翁素所寄懷托足者,自與凡別,豈徒攜妓登臨,效乃祖風耶!未幾夕陽在山,主賓入席,雛妓侑酒,咸傾北海之樽,騷客敲詩,共剪西窗之燭。少焉絲竹管絃,洋洋入耳,幾與蘭亭金谷,媲美爭先,今而後亭池既定,園囿將興,而翁涵泳其間,當與東山而並壽,東山亦因之而始彰,百世下雖牧子樵夫,入清濁之谿,登東山之嶺,必指相謂曰,此謝翁小東山別墅也。余不惴自陋,謹撰俚語,不知所謂,特以誌當時之盛況云。
又小東山別墅七絕
山水宜人在涇渭,巾釵有約慶盈庭,
茅廬深處三春景,好做劉公陋室銘。
嶺上白雲日夕多,數椽茅屋傍山阿,
山中自事高人室,願唱衡門沁水歌。
明治三十九年(1906),舊七月二十日 新九月八日 土曜日:陰天,午前六時細雨一巡,雨止往墩。是日墩街眾鋪號大啟盂蘭盆盛會,因在泰和藥舖午飯。午后午五時餘四方來觀者,綠男紅女接踵磨肩,挨挨擠擠,洵一時之盛況也,六時餘仝謝先生、林香圃、林幼春、傅錫祺、葉引昌、林聘三、陳慶等到炳修家饗晚,後仍到街中遊玩,鼓樂喧天,燈光燭地。遊到十一時又仝王汝清、廖盛祥、呂瑞堂、林聘三被陳振通再宴饗焉,近十二時方歸寢。一.110
明治三十九年(1906),舊十月初十日 新十一月二十五日 日曜日:晴天,仝炳修、盛祥、錫茲、海珠、春池往錫祺家賞菊,少傾,癡仙君亦來,因並饗午。午后一時以上諸人俱往三角仔庄呂汝玉家賞菊,其種種之新奇,色澤之鮮妍,真令人賞心悅目,至四時回墩,在盛祥家晚飯,因並過定谿東田厝故也,七時歸寢。一.141
明治三十九年(1906),舊十一月初三日 新十二月十八日 火曜日:晴天,往墩,仝謝先生觀他所打之墓牌,欲令予代書牌字可付石匠雕琢故也。予言未知作何字體較壯人觀瞻,或楷書或宋體,先書紙上以備定考,然後謄諸石上焉。他甚喜,因來永昌行午飯。午后字體書成,貼諸壁上以備參觀,又令英深波亦書一則焉,近六時乃歸。一.149
明治四十年(1907),舊元月十九日 新三月三日 日曜日:晴天,往墩,謝先生欲邀仝往鍋底窠,賞他祖坟,連他夫妻生坟焉。遂與二者先入逍遙津尋春,倉惶告別,仝謝先生、謝長榮、謝春池、謝阿承、陳鳴周、陳慶豐、袁炳修、廖盛祥、陳振通、林聘三、徐柳明等十二人往前記之地。在坟前四顧,覺氣象萬千,無美不備,真足豁人心目者。近十二時下山饗午,其茶餅酒餚,係謝先生自備,故林癡仙有咏詩云:斗酒隻雞還酌我,墓門數過又何妨。少頃俱回到石圍牆庄,玩慶陽春梨園…。一.186
明治四十年(1907),舊二月初九日 新三月二十一日 金曜日 春分:…。是午,並聞謝先生自詠壽坟輓詩一絕云:聞歌蒿里暗魂消,大暮歸來不復朝,莫問他年誰下馬,白楊墓上自蕭蕭。一.197
明治四十年(1907),舊三月二十一日 新五月四日:晴天,往墩到役場,將賦贈謝頌臣先生自營生坟七言絕律各一首,交錫祺均轉寄新報社揭登,后到永昌行午飯。一.216、217。
七言絕句
崧嶽鍾靈太異常,蜿蜒盤鬱聳金岡。
高人早達浮生夢,睦篤科山卜壽藏。
睦篤科即鼎底窠之別名也
七言律詩
大地生成一穴高,先除五患正堪褒。
封崇馬鬣閒師孔,吉卜牛眠笑學陶。
萬仞瑤峰聯玉筍,滿林皓月湧銀濤。
他年傍祖安居處,多士登臨意氣豪。
萬仞瑤峰聯玉筍瑤峰晴雪乃臺中八景之一,亦並列於坟前也。
祖骸現時先已安葬,后日夫妻乃合葬於此也。
明治四十年(1907)舊四月十九日 新五月三十日 木曜日:晴天,自永昌行早飯畢,到泰和堂,適恭先送謝先生壽像來,係是長袍馬褂,按劍獨立像,其形神酷肖,衣服宛然,真可謂神乎技矣,近十二時回家午飯。一.225、226。
明治四十年(1907)舊五月初七日 新六月十七日 月曜日:…。午后,幫寫家稅徵收簿,寫完仝謝先生、錫祺、登球、式新在街尾玩梨園,少頃來永昌行坐談,六時餘乃歸。一.232
明治四十年(1907)舊五月初九日 新六月十九日 水曜日:…。入夜,和謝先生小東山原韻一則:
生平性癖好看山,登得桃源十畝田,密葉帶烟晴入畫,濃蔭蔽日暑全刪。 籬東淡菊憑誰賞,嶺北寒梅伴我閒,高臥何嫌人跡少,柴門雖設總常關。一.233
明治四十年(1907)舊六月初四日 新七月十三日 土曜日:晴天,往墩無事,午后在往,適林癡仙及鹿港陳槐庭攜一妓女某氏絨,仝謝先生來墩賞遊,遂並在永昌行坐,近七時炳修來邀往其家饗晚,並大甲莊雲及錫祺諸君,宴畢仍出來永昌行,是夜談笑之餘,繼以管絃和曲,直鬧到番轉二時,方仝振通烟店就寢。一.242、243。
明治四十年(1907)舊六月初四日 新七月十三日 土曜日:晴天,適炳修來家,招仝往田心子看林仍珍田,因他定買故也。后仝往墩,在泰和坐談並在彼午飯。午后,往支廳完地租並愛國婦人會,又仝謝先生到役場閒坐,錫祺邀捺入櫟社志願書,向晚乃歸。是日,謝先生辭絕烏牛欄第一保正之職云。一.254
明治四十年(1907)舊九月十一日 新十月十七日 木曜日:晴天,往墩,午前八時仝錫祺、炳修、振通、維喬、進成,本欲乘人力車往鼎底窩山,因被車夫所誤,遂聯步徐行以往,到其處。少頃篤軒、清河攜管絃亦自東勢角而來,嗣而霧峰林献堂【圖8】、林幼春【圖9】、鹿港陳槐庭、大甲莊雲從、聚興林癡仙、潭仔墘林瓊彰、頭家厝林載釗等隨謝先生頌臣,並攜一藝妓乘籃輿而來。其原因係頌臣先生在鼎底窩山築一壽坟,現埋其祖母,他日夫妻百歲后,俱欲合葬於此也,先生屢次邀諸親到壽坟玩宴飲,以樂晚年,有自詠壽坟詩二句云。一.274、275。
謝道隆自詠壽坟詩
為報司空故人道,好將雞酒祭生時。
明治三十九年(1908),舊七月十九日 新八月十五日 土曜日:陰天,往墩閒暇,近午回家。午后,在家錄謝頌臣先生《科山生壙詩集》三律三絕:二..78、79、80。
山水原樂來此翁,天生勝地甲溪東,
屏開待衛苞桑固,帳坐將軍細柳雄。
達識人皆服莊子,預謀我又見司空,
年年杖履頻來往,管領從今屬謝公。
登臨絕頂白雲低,樹色嵐光入眼迷,
穴應三臺孫祖共,堂開八面鼓旗齊。
參天墓木人親種,鐫石碑文手自題,
樂得墳前詩酒會,流連直到夕陽西。
人生世上等蜉蝣,千古英雄一旦休,
白玉樓高嗟李賀,黃梁夢短難莊周。
知公自擇盤龍地,傍祖親營踞虎丘,
縱使墓門雖拱木,依然選勝伴來遊。
笑殺青鳥貽誤多,白雲深處獨搜羅,
山靈特待高人賞,百歲仙遊樂此窠。
大暮同歸異夢時,何嫌埋骨自營之,
中年但解須行樂,莫待文章欲毀時。
人生上壽百年長,勘破個中真妙訣,
謝公見識異尋常。
明治四十三年(1910),舊五月初七日 新六月二十四日 木曜日:晴天,往墩,辦彩鸞嫁粧,在盛祥店中午飯。午后閒暇,傍晚乃歸。是日,領來《嵙山生壙詩集》,入夜雨下。二.187
明治四十三年(1910),舊三月十五日 新四月二十四日 日曜日:晴天,午前九時往車站,乘南行列車往臺中驛,下車到公園畔林瑞騰氏之瑞軒【圖10】。至則南部之來賓趙雲碩、陳瘦雲、謝石秋、連應瑠、陳筱竹、蔡雪園、張瘦豐、徐杰夫、蔡朗臣等;北部之來賓林湘沅、洪以南、謝雪漁、李漢如、王毓卿、王石鵬、鄭毓臣、鄭作等已在坐,我社友錫祺引予與上諸友逐一通名道姓。午后,中部之來賓吳德功、謝頌臣、鄭鴻猷、洪月樵、林燕卿、林竹山、謝世觀、林衍圃、丁式周、陳登慶、林波臣、陳子卿、呂蘊白等;日本人之來賓安江五溪、永鳥蘇南等共三十二氏。我社友蔡啟運、陳基六、王卿淇、賴紹堯、林拱辰、傅錫祺、陳滄玉、袁炳修、林癡仙、林仲衡、林献堂、林幼春、陳槐庭、連雅棠、莊伊若、鄭汝南、黃旭東、林載釗與予等,贊襄社員陳織雲,餘不赴會社員蔡惠如、葉篤軒、陳聯玉、林文華、莊雲從、餘數名忘記。…議罷,並到公園物產陳列館前攝影,…。【圖11】二.348